免費參加,請先報名
2021年 孫運璿講堂 高齡照護系列講座
多元關懷
從腦力到肌力,
從用藥到復健,
從科技輔助到法律議題,
為您啟動高齡照護的多元關懷。
09/25(六) 14:00-16:00
【失智症的診斷與預防&治療】
主講人:張欽凱 醫師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社區醫學部高齡醫學科 主任)
介紹失智症的診斷,失智症與正常老化的區別,還有失智症的藥物治療,與如何預防失智症。
10/02(六) 14:00-16:00
【失智症之非藥物治療~友善環境中的自主生活促進】
主講人:柯宏勳 職能治療師 (台灣失智症協會、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長庚科技大學高齡暨健康照護管理系兼任講師)
失智後除了藥物,還有什麼可以幫助患者呢?桌遊?懷舊?還是常聽到的打麻將?其實都對也都不對,就讓社區職能治療師柯宏勳來跟大家解答。
10/17(日) 14:00-16:00
【人生的最後期末考:面對生死和預立醫療決定】
主講人:朱為民 醫師 (臺中榮總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兼任講師)
「病人自主權利法」就是一部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提早準備的法律,這是每個人都會遇到,也應該要知道的議題。
10/23(六) 14:00-16:00
【以人為本的AI時代:設計貼近長者需求的智慧科技】
主講人:葉素玲 教授 (臺灣大學理學院副院長、臺灣大學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中心副主任)
AI機器人協助長者成為補足人力短缺的解方之一。我們由基本需求、心理需求、及自我實現的需求出發,從「心」設計能照護長者需求的智慧產品。
11/13(六) 14:00-16:00
【談老年人多重用藥】
主講人:張耀文 醫師 (三軍總醫院老年醫學科主治醫師)
台灣老年人高達八成都有多重用藥。其實不見得所有症狀都需要藥物治療,和醫師仔細討論用藥的必要性及不適症狀,就能避免不必要的用藥。
11/20(六) 14:00-16:00
【高齡的腦如何反映世界的真相】
主講人:吳恩賜 教授 (臺灣大學醫學院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副教授)
隨著年齡的增長,大腦會經過許多生理變化。我們最近對老化如何影響個人做決策時所納入的神經資源及心理策略進行研究。演講將介紹此研究的一些成果。
11/27(六) 14:00-16:00
【能力回復復健於臨床的應用】
主講人:李思慧 醫師 (臺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
能力回復復健是一種將特別需要加強訓練的動作歸納為六種形式,本演講將與聽眾分享其在臨床疾病如高齡衰弱、中風、巴金森氏症…的實際應用。
12/04(六) 14:00-16:00
【『肌不可失』---高齡族群的肌少症】
主講人:張欽凱 醫師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社區醫學部高齡醫學科 主任)
老年肌少症是什麼?如何防治與避免?透過適當的營養補充,與重量訓練的介入,長輩們必定可以遠離肌少症,享受多采多姿的人生。
主辦單位:
財團法人孫運璿學術基金會、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財團法人近代法制研究基金會
參加資訊
講座地點:孫運璿科技•人文念館 新館B1講堂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二段六巷10號 (捷運小南門站3號出口左轉至博愛路底再左轉,距捷運站步行約5分鐘)
報名詳情:
9月份場次8/27中午12:00起開放報名 https://reurl.cc/bX0WQy
10月份場次9/1中午12:00起開放報名 https://reurl.cc/O0xg17
11月份場次10/1中午12:00起開放報名
12月份場次11/1中午12:00起開放報名
洽詢電話:(02)2311-2940
本館無設置停車空間,請多利用大眾交通工具
停車可至附近廣州街收費停車場